发布日期:2025-04-21 浏览次数:17
在电子元器件叠层工艺中,离型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但也会出现一些失效模式,影响整个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。
一、脱胶失效
离型膜的主要作用是在特定阶段实现与元器件的轻松分离。然而,在叠层过程中,由于胶黏剂与离型膜之间的附着力设计不合理,或者受到高温、高湿度等恶劣环境因素影响,胶与离型膜之间可能发生脱胶现象。这会导致元器件在后续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,表面残留胶渍,影响外观和性能,例如可能造成短路或者对其他元器件的腐蚀。
二、划伤和破损
离型膜在搬运、叠层操作过程中,容易受到尖锐物体的划伤。如果划伤程度较轻,可能在后续工序中作为薄弱点逐渐扩展,最终导致破损。一旦离型膜破损,它就无法正常发挥隔离作用,可能会使灰尘、杂质等污染物接触元器件表面,或者使叠层过程中的应力传递不均匀,导致元器件之间出现微小位移,影响叠层的精度和最终产品的稳定性。
三、脱模力不稳定
随着叠层工艺中重复使用或者长时间的存放,离型膜的脱模力可能会发生变化。如果脱模力过小,可能会在未达到预定的剥离工序时就提前脱落,使元器件的定位出现问题;而脱模力过大,则会给剥离工序带来困难,容易在剥离时对元器件造成损伤,如撕裂元器件的连接部分等。这些失效模式都需要在生产工艺中加以重视并积极解决。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微信号:13613054130
(点击复制微信号加好友)